火出圈,中国“果盘子”里的广西故事
2024-02-26     0

  广西因水果品种多、产量大、质量优,被誉为中国“果盘子”。广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,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红土地上,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,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优布局、精品种、控面积、攻单产,树品牌、提品质、延链条、增效益,推动大宗水果体量扩大、特色水果异军突起、产业地位不断上升。有关数据显示,2023年广西水果种植超2000万亩;产量完成3389万吨的年度目标,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一,是广西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。

  水果自由,已成为广西最亮眼的特色名片之一。春节前夕,广西“小砂糖橘”东北行引爆全网,广西水果火爆“出圈”。新春时节,本报记者走进各地水果主产地,采撷一组亲历式系列报道——“水果自由广西行”,为读者讲述精彩的广西“水果故事”。今天推出第一组柑橘篇。

  目前,广西柑橘规模居全国首位,品种繁多,共有9大类、235个品种,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周年应市的柑橘产区省。柑橘占了广西水果半壁江山,目前广西农业品牌目录中共有63个柑橘品牌,占比53.4%;54个脱贫县柑橘产业人均收入达600元,21个主导县柑橘产业人均收入达800元。据行业部门预测,2023年全区柑橘类种植面积950万亩;产量约2000万吨,约占全国柑橘总产量的30%,预计可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。

  永福砂糖橘 一“果”之力托起致富梦,带富一座城

  近日,永福县堡里镇罗田村连片的砂糖橘进入大面积成熟采摘期,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枝头,甚是喜人。

  “11位广西‘小砂糖橘’勇闯哈尔滨游学的画面爆红网络,带动了砂糖橘价格持续上涨,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暴增,他们真是带来福气的‘金娃娃’。”罗田村种植大户梁九林欣喜地告诉记者。

  梁九林家种的50亩砂糖橘果实饱满,在春节前后热销的“黄金期”,就卖了近八成,大约15万公斤,地头每公斤4—5元的收购价。

  永福地处宽皮柑适宜栽培区域,又是中国长寿之乡、富硒之乡,生产砂糖橘的条件得天独厚。目前,全县种植砂糖橘面积32.5万亩,年产70万吨,是全国最大的富硒砂糖橘生产基地。

  罗田村种植砂糖橘已有近20年历史,如今,全村565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砂糖橘。作为第一批“吃螃蟹”的种植户,梁九林的发展经历颇具代表。2016年,砂糖橘最高售价卖到每公斤12元,他一年总收入达到80万元,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。近年来,村里成立永福县盛祥种植专业合作社,吸纳了90%以上的村民入社,梁九林当选理事长。

  技术不断更新成为当地砂糖橘产业的新动力。以合作社为引领,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技术支撑,罗田村砂糖橘种植实现整村推进、统防统治。破坏砂糖橘生长的克星——黄龙病和柑橘木虱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,在塑料薄膜的覆盖下,砂糖橘安全过冬。2023年,该村砂糖橘种植规模7300亩,年产1.642万吨,产值6800万元。仅砂糖橘一项,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。

  好产业带来好收入,好收入打造好生活。农历正月初八,在橘园从年头忙到年尾的果农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,细算着一年的收成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昔日的罗田村,因为没有好产业支撑,曾是全县有名的穷山村。如今华丽转身,家家户户住上新楼,众多村民还购置了小汽车。“换作以前,想都不敢想!通过发展砂糖橘产业,曾经梦里的幸福生活,如今已成为现实。”罗田村村党支部书记秦珍花感慨。

  “一人富”到“乡村兴”,小小砂糖橘,以一“果”之力托起致富梦,带富一座城。

  如今,完整的砂糖橘产业链覆盖永福县9个乡镇,建起选果厂163家、生产线336条,产业富民之路越走越旺。

  武鸣沃柑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突破

  “早上卖了三车,收入3000元。”农历正月初九,沐浴着春日暖阳,李志贤的农用车停在果园旁,再卖一批就剩尾果了。“今天每公斤卖5块,价格还算美丽。”李志贤笑着说。

  李志贤是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杨李村伏马屯农民,夫妻俩“侍候”20亩沃柑已经十年,尽享苦尽“柑”来之乐,不但起了新房,买了小车,还在南宁市区购置了商品房。 

  现在,全国每5个沃柑就有1个来自武鸣,这十年,武鸣沃柑已成就百亿身价,起点在杨李村。

  “村里最早种植沃柑的是马行善,果苗从四川拉回来的。”李志贤说,这是武鸣沃柑的开始。很快,李志贤把原先种植的柑橘品种全部换成沃柑,种植经验加持下收获满满。“2016年沃柑地头价16元一公斤,原来的品种只有6元。”李志贤一家从只能解决温饱变成年收入30万元。

  村民李永杰现在还为自己的后知后觉而后悔。“当时不相信种沃柑得钱,还是坚持原来品种,等没老板上门收购时才全部替换。”

  “先行先试”成功的伏马屯开始目光向外。“全屯家家户户到附近村屯租地种沃柑。”杨李村村党支部书记龙玉明说,村里的年轻人不外出打工了,要么在家种果,要么买无人机提供飞防服务。“大疆无人机在武鸣设有办事处,因为这里占广西市场份额的70%。”南宁市水果站站长粟继军介绍。

  这也是李志贤夫妻轻松管护20亩沃柑的主要原因。“水肥一体化,一键完成;喷药就请无人机,高效省钱,维护‘武鸣沃柑’品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。”李志贤非常自豪。

  “收购点均设农残检测,保证出售的果都符合国家标准。”武鸣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欧彦华说。

  在武鸣区双桥镇八桥村乐山屯,记者切身感受了“好酒不怕巷子深”之道。越南客商通过代办在果园提货2.5万公斤,这是当季最后一批果,虽然价格是每公斤4元,但也让果农相当满意。“我们的A果率高,果型饱满、颜色均匀。”鑫福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明修说,合作社创下过株收150公斤的纪录。

  作为武鸣沃柑的首批规模种植者,黄明修看好沃柑市场前景。“江西脐橙下市,市场空窗期就由武鸣沃柑顶上,采摘期长易储存更显沃柑优势,好果永远不怕产能过剩。”黄明修认为。

  早在2004年,沃柑就由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从韩国引进在重庆种植,但经过数年试验和推广,却表现平平,直到武鸣引种之后,才在市场上一炮成名。

  “中国沃柑看武鸣,优化产业布局,促进产业提级,武鸣沃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突破。”武鸣区区长尹玉林表示。

  融安金桔 人才和科技支撑,金品质铸就“小金果”

  立春前夕,朔风割面。融安县板榄镇官昔村的柳州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门前的水缸上,浮着一层薄冰。不远处的金桔园里,一个个小灯笼般的金桔果躲在塑料膜下,饱满鲜亮,果香四溢。

  “种金桔非常讲究技术和管护。金桔不耐寒冷,要是被冻坏了就无法上市,变成废果。这种天气尤其要注意。”柳州市水果技术指导站干部龙鸿鹄说。

  “昨天融安下雪了。我不敢大意,除了常规盖膜,白天不断喷淋防止它结冰,晚上烧木糠给它‘取暖’,就像照顾亲生孩子一样。”绿健农业负责人韦元地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金桔抗冻秘诀。

  韦元地早年在外经商,6年前回乡创业,流转160亩土地,种上脆蜜金桔。2023年,他的果园产量7.5万公斤,产值300万元。韦元地致富不忘乡亲,以统一技术、管理、农资的模式联农带农,带动20户脱贫户种植脆蜜金桔共100亩,“重品质勤管护”成了附近果农的共识。

  官昔村果农赵德周就是其中之一。曾是贫困户的他,在韦元地的带动下种植6亩金桔,2023年亩产值达6万元,“已经买了新车,准备盖新房。”

  融安爱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自动分拣车间里,一个个经过精挑细选的脆蜜金桔被小心翼翼地裹上金箔纸,装进精美的礼盒,看上去高贵大气上档次。“目前一号果的地头收购均价已超过50元每公斤。品质越好,售价越高。”板榄镇镇长曾寿香说。

  “我们只做精品。这款20个装的限量版融安金桔售价200元,供不应求。”爱田农业负责人陈名钢指着生产线上一个礼盒说,限量版的果品拣选标准非常严苛,果皮有瑕疵、外形有缺陷的统统算作次果。

  融安县是全国最大的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产基地。其中脆蜜金桔皮薄肉厚、清甜化渣,甜度高达28度,是金桔中的翘楚。

  “融安金桔实行生态规范化种植,普及避寒、避雨、避风大棚、水肥一体化及绿色防控技术。”融安县水果技术指导站站长韦良斌说,为确保金桔品质,当地重视引进科研人才,成立融安金桔研究所和融安金桔试验站,建成新品种母本园和金桔无病毒苗圃,为金桔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。

  金品质铸就“小金果”。2023年,融安县金橘种植面积22.1万亩,总产量25万吨、产值33.9亿元,果农人均单项收入超1.3万元。


  来源:广西日报